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自上世纪末面世以来,一度风靡全国数十载,可惜随时代发展,早期PIVAS“矮大紧”的毛病日益显现:空间紧张、配置量不足、错配漏配逐渐成为各家心头之患。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应用,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和劳动量,减少了误差,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系统林立,设备独立,数据分散,审方单一等等问题不断凸现,新一代PIVAS的走向何处?从矮大紧的造型如何最终成为优质、高效、安全的白富美PIVAS?我们来看下,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实践。
2003-2017 PIVAS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建立贯穿静配药品的供应、使用和管理的管理平台
建立基于一级库、供应商和静配药房药品供应的管理平台以及静配药品的库存保障体系,从病区用药的角度整体考虑临床用药,辅助病区高效安全给患者用药。从整体医院运营角度,对药品进行管理。
二、新型PIVAS: 两化融合下的(自动化+信息化)闭环运作
方案中应用了完善的自动化设施,对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智能优化,PIVAS自动化管理系统由自动审方系统、智能摆药系统、智能配液系统、自动分拣系统以及自动运送系统等组成,该系统应用后分别实现了用药医嘱的自动审核、智能化摆药与贴签、调配全过程的责任追溯、成品输液的自动分拣以及自动运送。
方案应用的特色:
一体化平台建立了完善的业务逻辑
贯穿了医嘱管理、排药贴签、药品冲配、出入仓核对、分拣打包、配送接收、药品管理、溯源跟踪、报表统计等业务。建立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核心,贯穿多个科室部门,沟通医生、护士、药师诸多角色,强调全局差错和安全监控的新型静配中心工作模式。
一体化平台搭建了灵活的交互体系
通过应用PDA、大屏幕、触摸屏、智能设备、警示装置、PC,铜鼓声音、文字、视频等途径;进行业务指引、培训等,实现流程的规范化、操作的可视化、行为的条理化、辅助的智能化,大幅度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一体化平台构造了实时的分析决策系统
一体化平台构造的库存保障分析体系、用药实时分析体系、设备监控分析体系、交互监控分析体系等,实现医院更高层面管理运营需求。
一体化平台协同了完整的数据体系
从基础数据、业务数据、日志数据、备份数据等,从而有效的实现一体化全流程的溯源管理,辅助多维度核算。
贵重药品的管理柜
全自动分拣区